14年前,在重庆朝天门的一处陡峭的梯坎上,一名中年男子肩负着沉重的货物,另一只手牵着一个年幼的小男孩。这一幕被一位大学生摄影师捕捉到,照片中的父亲体现出坚韧的力量,儿子则展现出纯真的笑容,令无数人动容。自那时起,冉光辉——一位普通的“棒棒”搬运工,开始为更多人所知。
14年过去,那个曾经小手握书本、跟随父亲走过梯坎的小男孩,如今已是高三的学生,正准备迎接人生中的高考。而冉光辉,这位年近60的父亲,如今的背影比当年更加佝偻,但步伐依然坚定。他仍然在朝天门的巷道中奔忙,肩膀上扛着沉重的货物,步履稳健地踩过湿滑的阶梯。
摄影师再次回到了当年的地点,为这对父子拍下了新的一张照片。是什么让冉光辉依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?面对即将年满花甲的年纪,为什么他还坚持说“会继续干下去”?
2007年的春末,冉光辉决定告别那片遥远的田野,迈入城市的喧嚣。他来到了重庆的朝天门批发市场,这里是一个忙碌的商贸中心,成千上万的商品每天都会在这里流转。为了应对繁重的搬运工作,冉光辉每天清晨就早早起床,因为市场的繁忙时段总是在清晨开始。
展开剩余83%市场内的道路狭窄且拥挤,冉光辉需要在摊贩们忙着布置商品的过程中穿梭自如。他的工作是将货物从卡车上卸下,再送到指定的摊位。货物种类繁多,从沉重的大米袋到装满新鲜水果的箱子,每一项都需要他付出巨大的体力。
冉光辉常常需要沿着市场的坡道和梯坎上下奔走,这些石质坡道既湿滑又陡峭,破旧不平的阶梯更是考验他的体力和耐力。每次爬坡和下坡,他都得特别小心,生怕货物滑落。汗水早已湿透了背部,但冉光辉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,因为每一趟顺利的搬运,都是他维持生计的希望。
为了减轻体力负担,冉光辉开始模仿其他搬运工,购买了一辆木板车。这种简易的木板车由一块木质平台和四个小轮子构成,前端有一根长拉杆。它可以帮他一次搬运更多的货物,但即使如此,拉动满载的木板车仍然非常吃力。木板车在崎岖的石板路上发出沉闷的声音,每当车轮过坎时,冉光辉都必须用尽全力确保车子不会因为震动而失控。
有时,货物的重量超出了木板车的承载能力,冉光辉不得不分几次搬运才能完成任务。尽管如此,他从未抱怨过自己辛苦的工作。
2009年,冉光辉和家人从农村搬到了重庆市区。初到城市,他们租住的房子只有8平方米,里面仅放了几件简单的家具,空间逼仄,几乎没有转身的余地。没有独立的厨房,他只能在门外的公共区域搭建一个简易的灶台,卫生间更是与邻居共用,生活条件异常艰苦。
尽管居住条件简陋,冉光辉依然每天起早贪黑,早早离开家去朝天门批发市场搬运货物,直到深夜才回家。妻子则负责家中的琐事和照顾年幼的孩子。
冉光辉的努力和勤劳很快在市场上获得了口碑。他搬运货物速度快、准确无误,总是第一时间得到商家的认可。面馆老板看到他辛苦工作,偶尔会给他留一碗热腾腾的面条,而市场上的商贩们也时常在需要搬运时,第一时间想到冉光辉。
虽然工作量大到有时忙不过来,冉光辉从未拒绝任何一份工作。他无论白天黑夜,总是热心地帮助需要搬货的人。渐渐地,冉光辉攒下了一些积蓄,并开始着手改善家人的居住条件。
经过多次寻找,他最终找到了一个20平方米的房子,空间比之前宽敞了许多,终于有了一个小厨房。虽然家具仍然简陋,但有了更多的储物空间,生活的便利性大大提高。
尽管住在新房子里,冉光辉的工作并没有改变。他依然每天在市场上奔波,推着木板车,肩扛货物,把一件件沉重的商品送到摊位前。因为他的勤奋和可靠,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信任他,许多老板直接把冉光辉的电话号码存进了手机,每当有搬货需求时,都会直接联系他。
2010年,大学生许康平在重庆读书时,决定将镜头对准城市中这个被常常忽略的群体——“棒棒”。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,观察并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。朝天门批发市场附近,经常可以看到冉光辉的身影。一天,许康平在市场的阶梯上看见了冉光辉,那时他正一手扛着沉重的货物,另一只手牵着小儿子走下来。父亲那坚毅的背影与儿子的稚嫩笑容在镜头下定格,成为一幅生动的画面。
许康平拍下了这一瞬间,却没有料到这张照片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。照片中那份无言的父子情感,让更多人看到了“棒棒”群体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与努力。照片传播开后,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媒体和观众纷纷为这对父子以及“棒棒”群体的生活付出表示感动。
2016年,冉光辉用自己辛勤劳作积攒的积蓄,在朝天门附近的解放碑商圈贷款买下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。房子虽不算新,但位置便利,离他工作地点只有二十多分钟的步行路程。每天清晨,冉光辉依旧像往常一样出门,穿过熟悉的街巷,赶到市场开始一天的搬运工作。这里的商贩几乎都认识他,喊一声“冉师傅”,他便麻利地开始了工作。
房子虽然简朴,但比之前租住的地方宽敞许多,家里终于有了足够的空间摆放家具,甚至腾出了一个小角落做孩子们的活动区。客厅里放着沙发和茶几,墙上挂着几张全家福,家里洋溢着温馨的气息。
每天晚上,冉光辉结束了一天的搬运工作,回到家,第一件事就是换下湿透的衣服,简单冲洗一下后便坐下来歇息。这时,外孙女会开心地跑过来,围着他转,不时伸手去翻他的挎包。包里装的是他工作时的工具、账本和一些零碎的物品,而外孙女最感兴趣的,往往是每天都会从包里拿出来的糖果。
家里的两个女儿已经成家,住在附近,偶尔过来帮忙或聚餐。儿子则住校,每周回家一次,但每次回来,家里都会变得格外热闹。尽管每天依旧要为生计奔波,冉光辉觉得,回到这样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,他的努力是值得的。
2020年,十年前的那张照片再次因为社交媒体的传播而成为焦点。照片中的父子俩,再次引发了人们对“棒棒”群体的关注。冉光辉的故事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,冉光辉一夜之间成为了“网红”。他的手机开始接到来自各方的电话,有企业邀请他去做轻松的工作,甚至有网红经纪公司希望他签约,成为直播主。然而,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机会,冉光辉依然选择了继续从事搬
发布于:天津市升阳配资-配资炒股免费-配资论坛门户-股票申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