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堂书单
读一本书 懂一段史
学堂君:如果你以为晚清史只不过是一段写满屈辱的陈旧篇章,那李礼老师的《失败:1891—1900清王朝的变革、战争与排外》会像一柄锋利的手术刀,剖开历史的肌理,让你看见一个帝国在崩塌前夕的挣扎与荒诞,以及那些被教科书简化的血泪与真相。这本书是极少量的作者藏书票亲签版,值得推荐。
《失败:1891—1900清王朝的变革、战争与排外》
李礼 著
豆瓣评分:8.1
上海译文出版社
这本书的野心,远不止于复述甲午海战的炮火或戊戌变法的悲歌。李礼老师以全球史视野,将清王朝最后十年置于东亚乃至世界的棋局中:当日本明治维新后野心勃勃地扩张海军,俄国借西伯利亚铁路将触角伸向东方,清廷内部却仍在为“六六大顺”的万寿邮票设计绞尽脑汁——这种时空错位的荒诞感,恰是历史最残酷的注脚。
书中没有脸谱化的“侵略者”与“受害者”,而是通过外交官、传教士、革命家甚至普通拳民的多元视角,编织出一张动态的关系网。你会读到:李鸿章访美时,认真请教美国政党制度的光绪帝苦学英语,却终究无法挽救一个深陷“观念慢性中毒”的帝国。
李礼老师的笔触充满文学张力,却扎根于海量史料。书中近十万字的注释,堪称一部微型近代史文献库,从周锡瑞的《改良与革命》到裴士锋的《湖南人与现代中国》,为读者打开更广阔的思考维度。而真正让历史“活”起来的,是那些被主流叙事遮蔽的细节:
湖南乡绅周汉印发《鬼教该死》小册子,将传教士妖魔化为“挖眼恶魔”,点燃长江沿岸排外烈焰的荒诞一幕;
上海租界里,经元善联合1231名绅商用电报反对慈禧废帝的“科技抗争”;
北洋水师“镇远舰”炮弹中掺沙的丑闻,如何暴露体制性腐朽。
这些片段拼凑出的,是一个在变革与守旧、开放与排外间剧烈撕扯的中国。正如作者所言:清王朝的溃败并非只因列强炮舰,更源于面对现代性冲击时的认知滞后——当日本记者集会鼓吹对华开战时,清廷高官仍在用吉祥话设计邮票。
本书最深刻的启示在于:失败是历史最严厉的导师。李礼老师并未止步于悲情叙事,而是带读者思考:为何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崛起,清廷的洋务运动却沦为“回光返照”?为何自上而下的改革总在关键时刻溃败?这些追问直指传统帝国转型的深层困境,也映照着今日改革中的共性难题。克罗齐说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”,本书正是如此——当中国再次站在与世界深度互动的十字路口,百年前那场“全球化的挫败”,依然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镜鉴。
翻开这本书,你会遇见在颐和园戏台听曲的慈禧,也会撞见烟台酿葡萄酒的华侨张弼士;你会为康有为流亡海外仍幻想遥控变法的执拗唏嘘,也会因普通拳民被卷入时代洪流的无助而共情。366页的篇幅,承载的是一部帝国的衰亡史诗,更是一场关于文明转型的思辨之旅。
若你渴望在冷峻史料中触摸历史的温度,这本书将是你理解中国从何处来、向何处去的一把密钥。
点击下单,限量藏书票亲签版,非常难得,让1891-1900年的血与火,照亮你对现代中国的认知。
---------- 完----------
秦汉史、唐宋史、明清史等,点下方查阅
升阳配资-配资炒股免费-配资论坛门户-股票申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